庆祝建党百年|知识产权党建·办实事 我们在行动
快速行动旨在为民办事
今年4月,《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发,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等八大专项行动。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比如,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段,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和产品帮扶行动方案提出,要聚焦全面协调发展需要,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提出,要聚焦维护良好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创新质量持续提升。 二是聚焦共性和痛点难点问题,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比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提出,要聚焦基层运用迫切需求,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开展专利审查服务创新主体行动方案提出,要聚焦不同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强化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开展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事务应对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提出,要聚焦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需要,主动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三是摸清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所思所想所盼,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教育普及,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开展知识产权文化、知识、技能系列宣传教育行动方案提出,要聚焦社会公众意识和能力提升,大力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开展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推广利用行动方案提出,要聚焦及时传播知识产权信息,切实保障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据悉,八大专项行动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名义开展,除8个局内部门单位牵头实施外,直接参与的局内部门和单位接近30个。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各部门单位将继续分类分层次实施,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立足审查服务创新主体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下称审查业务管理部)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专利审查服务创新行动和非正常专利申请专项治理行动。在开展活动中,审查业务管理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扎实推动部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并将其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效能。
围绕助力不同产业和区域全面发展,审查业务管理部从创新主体的需求出发,一是进一步完善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专利审查标准,健全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二是加大优先审查、集中审查、延迟审查等多种按需审查模式工作力度,积极满足各发展阶段创新主体的多元化需求。三是围绕部分重点产业和重要区域开展专利技术分析研究,发挥专利信息资源助力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等,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源头保护。
针对近年来创新主体重点关注的领域,审查业务管理部推动《专利审查指南》常态化修改,不断完善专利审查标准,及时开展宣讲工作。对于已经发布实施的涉及基因技术等《专利审查指南》修改内容,及时向社会宣传和解释新标准。
如何利用多种审查模式满足社会需求?审查业务管理部一方面注重开展政策宣讲解读,并提供优先审查、集中审查等手续办理过程中的相关指引;另一方面加强审查工作协调,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流程。据统计,今年以来予以优先审查的3种专利申请同比增长超50%。
为促进专利信息资源支撑技术创新,审查业务管理部持续监控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新申请情况,助力抗疫科技攻关。同时,审查业务管理部充分利用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平台,组织开展专利分析课题立项和研究工作,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发展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撑和服务。
下一步,审查业务管理部党总支将继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部门实践活动办实事项目清单,解决好创新主体的“烦心事”和一线审查员的“困难事”,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
志愿服务筑牢抗疫防线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将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项目,选派党员、青年志愿者参加属地街道疫苗接种服务,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作出贡献。
今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机关党委向在京的部门单位党组织征集志愿者,参与海淀区花园路街道辖区疫苗接种工作,并倡议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党组织积极参加所在地的各类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工作。近5个月来,局专利局办公室、局专利局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局专利局外观设计审查部、机关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等9个部门单位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派出多名志愿者赴花园路街道疫苗接种点开展志愿服务。各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党组织也在属地积极参加各类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志愿者共有5批,赴花园路街道疫苗接种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志愿者们已累计服务各类疫苗接种群众超过15万人次。
近期,广东部分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党委提高政治站位,迅速升级疫情防控举措,同时有序推进业务工作,大家切实用实际行动践行为群众办实事,履行使命担当,筑牢安全防线。
数据推广助力公共服务
做好知识产权数据推广利用,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通了专利数据服务试验系统(下称试验系统),免费向公众提供中、美、欧、日、韩五局专利基础数据,为社会公众提供数据的批量下载服务,以满足不同主体知识产权数据需求。2019年,试验系统在原有30M带宽的基础上增至60M,并将数据开放种类从29种增至34种。 为不断提升社会公众获取知识产权数据的满意度,按照八大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积极开展“扩大开放知识产权基础数据项目”,拟对社会公众新增开放10种基础数据,进一步扩充试验系统下载数据带宽,优化系统服务。5月24日,试验系统两站点均已完成下载数据带宽扩容,带宽从60M增至100M,将使社会公众下载知识产权数据速度提高33%以上。 知识产权开放数据下载带宽的扩充,以及后续新增开放10种基础数据,将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资源供给,有效提高社会公众获取数据的便利性,促进社会公众、创新主体、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等将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广泛应用到科技研发、投资决策、产业规划、人才与技术引进等多种应用场景,促进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共享和传播利用,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地标兴农巩固脱贫成果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挥专业优势,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为抓手,助力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围绕地理标志发展和产业脱贫实际需要,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出台《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实施方案》,部署了一系列任务举措。在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四省藏区等原贫困地区开展实施了21个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覆盖17个中西部省份的43个国家级贫困县,加强重点指导和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地理标志产品到品牌再到产业的发展路径。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地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4月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浙江、山东等地开展知识产权合作会商,将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加以推进,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
自4月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地方需求,继续组织开展2021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还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 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通知》,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今年3月,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对“齐心抗疫·地标助农”线上信息收集平台进行改版,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信息,全方位了解需要帮助的地标企业情况。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征集20种地理标志产品信息,涉及全国6个省市的地理标志企业共30家,平台与上述企业均已取得联系,相关地理标志产品均已上架中知时代(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商平台“IP直供”,面向社会公众进行销售。
6月16日,《中国知识产权报》正式创设《地标周刊》,普及地理标志法律法规、关注地理标志社会热点、传播地理标志基础知识、聚焦地理标志保护经验、挖掘地理标志运用典型、跟踪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开设“特色经济看地标”“GI全球走笔”“多彩GI”“GI时评”等专栏,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于高品质地理标志专业新闻资讯的需求。
全面部署加强展会保护
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时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其中,重点围绕大型展会,做好对侵权行为的防范、调解与查处工作。
今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部署各地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做好对侵权行为的防范、调解与查处工作;同时,要求各地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或者工作计划。第12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和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下称消博会)分别于今年4月、5月举行。为保障上述展会的顺利进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会同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外观设计审查部、商标局分别组建了11人和9人的驻会专家团,为广交会、消博会提供多领域的知识产权指导和服务。展会后,督促指导相关地方加强对侵权线索的跟踪处置。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交会期间,专家团共指导处理154起知识产权纠纷投诉,涉诉参展商积极主动行使答辩救济权利和履行举证义务,主动自查自纠,自行下架侵权商品的案件有128起,占比83.12%。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专家团对判定意见进行审核把关,确保权威性、准确性;加强节点控制,进行繁简分流,精益求精做细做好每个环节;加强与纠纷双方当事人的沟通调查,提高纠纷处理满意度。消博会期间,专家团共处理知识产权纠纷31件,其中商标纠纷5件,假冒专利纠纷26件,受到主办方和参展商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方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有关负责人表示。